勇毅篤行的“海洋人”
——記江蘇巴威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何文秀 十年來,擁有海洋情懷的何文秀,毅然放棄全球最大板式換熱器供應商——瑞典阿法拉伐跨國集團代理商的豐厚待遇,白手起家,投身制造業,不僅創立了民族品牌“巴威BAVI”,而且在自主研發生產板式換熱器基礎上,又延伸產業鏈,研制出國內一流的海水淡化設備,并致力于智慧海洋牧場建設,取得跨越發展的不凡業績,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一、代理轉身制造,在艱苦創業中蝶變 上世紀80年代,為走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20多歲的何文秀與江蘇揚中許多青年一樣,下海經商,當起“供銷員”,成為“四千四萬”精神的踐行者。憑著聰明才智和吃苦精神,他很快脫穎而出,在90年代初便當上了揚中通用機械廠銷售經理、副總經理。后來成為行業巨頭瑞典阿法拉伐公司的代理商,專門代理板式換熱器,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0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需不振、內需不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制造業面臨諸多挑戰的宏觀形勢下,事業穩步發展的何文秀卻突然作出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決定,那就是從代理商轉身投入制造業。 這在當時,是一個令人感到意外的決定,因為投資辦企業將面臨資金、技術、市場等諸多挑戰,而做代理商比較穩當。但他不顧家人的反對,籌措資金、征地建房,拉起一個團隊。 何文秀創立了江蘇巴威公司,當時目標是成為提供余熱余壓科學利用和熱能交換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致力于利用世界最先進技術進口替代產品進口。 他不遠萬里,到國外尋求技術合作,引進了德國先進技術和設備,與國內多家知名高校合作,合作研發40多項專利技術,為國內外中高端客戶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創造了電力行業的多個“第一”,公司年產值從最初的500萬元發展到18000萬元的規模,他本人也在2012年獲得了江蘇省年度“創業之星”的榮譽稱號。 二、投身海洋經濟,在研發探索中堅守 何文秀在身為阿法拉伐公司代理商的時候,就對該行業巨頭生產經營的理念和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對其海水淡化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他深知,我國是世界上21個貧水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列世界第108位,發展海水淡化技術,開拓穩定可靠的淡水資源,是緩解沿海地區淡水資源匱乏的戰略性措施,是解決遠航船舶、海洋孤島淡水資源匱之的有效方法。 他敏銳地發現,海水淡化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可觀的利潤。于是他決定投身海洋經濟,研發生產海水淡化設備。決心下定之后,便是付諸行動,他又找人牽線搭橋,四處尋找技術合作。 經過多方努力,2014年7月7日,躊躇滿志、熱情似火的何文秀,在島城揚中迎來了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的領導和專家。他的巴威股份公司與天津海淡所合作成立了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轉化基地,產學研深度合作全面展開。他要將巴威股份打造成為國內最具竟爭力的海水淡化裝置設備制造商和海水淡化工程承建商。 后來,何文秀又與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國家級海水淡化測試與試驗中心和小型板式蒸餾海水淡化成果轉化基地,與浙江大學合作成立了日產萬噸級多效海水淡化技術中心。他還參與了低溫海水淡化裝置行業標準的制定,自主研發的低溫多效板式蒸餾海水淡化裝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已廣泛應用到遠洋船舶、孤島及中石化等海洋鉆井平臺。 產品研發向來任重道遠,近5年來,他累計投入了近4000萬元用于海水淡化設備的研制,寧愿負債也要搞研發,也要打造自主品牌。 針對海水淡化裝置,他注重引進海水淡化等方面的高端研發人才,組建了由12人組成的專職團隊,完成產業化技術攻關、優化工藝,從而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和進口設備高價壟斷,為國家海水淡化戰略提供了科技支撐。 他和他的團隊先后申請專利49項,其中發明專利21項、授權9項,制定10項企業標準、1項國家標準(板式蒸餾淡化裝置通用技術要求)、1項行業標準,8項新產品獲得檢測報告,擁有成套設備的生產能力和質量保障體系,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為贏得市場、打響品牌,他積極主動地爭取與更高平臺的合作機會,比如他加強與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上海鉆井分公司的合作,幫助鉆井平臺免費維修,努力以良好的口碑爭取訂單。 針對小型板式蒸餾海水淡化市場的主流需求,巴威公司設計研發出日產水5噸、15噸、25噸、120噸的系列化單效板式蒸餾海水淡化裝置,先后獲得舟山東洲漁業公司、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芫湖新聯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重工下屬四誠熱能設備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的購銷訂單。 經用戶使用,產品運行穩定,性能可靠,質量優異,得到了用戶一致好評。在單效裝置成功研發的基礎上,他們在攻克多能源配給耦合技術,開發出新能源綜合補給+板式蒸餾淡化成套系統裝置,進一步降低了產水成本,拓展了市場空間。 如今他經常自豪地跟客戶講: 我們研發的低溫多效板式蒸餾海水淡化裝置,產品性能和產品質量全球領先,目前已經能趕超阿法拉伐;我們現在有淡水產量從3噸/天—120噸/天的板式造水機,可應用于江海船舶、孤島、海洋鉆井平臺、城市水網、苦咸水淡化等眾多淡化需求的場合。 他們還在中石化西北局的新疆托普石油基地制造了全球首臺套低溫多效板式蒸餾海水淡化裝置,利用太陽能光熱和柴油發電機的余熱將沙漠苦咸水轉變為完全滿足指標的引用水。 三、踐行生態理念,在綠色發展中升華 緊跟時代潮流的何文秀深刻認識到,隨著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理念已經成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導。要實現由“藍色經濟”向“綠色經濟”平穩過渡,必須充分注重發展質量。 因此,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何文秀,心中有個目標,那就是要爭當智慧海洋牧場建設的先行者。他在跑了東南沿海20多個海場,深入調研國內海場養殖業現狀的基礎上,將海水淡化及分布式儲能設備和光伏風電、污水處理、生態監測等技術率先應用到海洋漁場養殖產業,積極打造近海(遠海)智慧環保型多功能海洋牧場基地,并通過移動大數據規范管理,使海洋漁業降本增效的目標得以實現。 他堅持要做海洋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者,積極推動循環經濟技術應用到海洋漁業。他發揮品牌板式換熱器傳熱效率高、體積小等優勢,利用低溫熱法板式蒸餾造水機,對85℃以下低品位余熱、廢熱進行海水淡化和再處理,使其達到國家直飲水標準,還從濃海水中提取有價值的溴、鎂、鋰,不僅有效解決了船員淡水緊缺問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還創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他干勁十足,不舍晝夜,一直在忘我地奮斗。近年來,他爭取到了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江蘇省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重點項目、利用專項資金項目、2013年第四批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項目、2016年度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項目、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 這些發展業績,彰顯了一個“海洋人”的情懷和他奮斗歷程中的靚麗風采。 |